RATA是CATA的一種衍生法,評價員不但要選擇屬性列表中所有適用于描述給定產品的感官屬性,還要對屬性強度或適用度進行評價,這可能會導致所選術語數(shù)量增加。
RATA的實驗過程與CATA類似,不同的是,評價員選擇完適用于描述樣品的屬性后,需要對屬性強度或適用度進行評分,強度評價可用三點結構化量表(1=“低”、2=“中”和3=“高”),屬性的適用度可用五點結構化量表(1=“略微適用”作為初始程度,5=“非常適用”作為最終程度)。表3展示了評價酸奶感官特性的RATA問卷,評估過程中要求評價員選擇所有適用于描述產品特征的感官屬性,在屬性后的“□”中打“√”,并指出屬性強度,即在對應強度的“□”中打“√”。CATA對具有相似感官特性產品的描述和區(qū)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相比之下,RATA在CATA的基礎上增加了對適用屬性強度的評分,可能具有更高的辨別能力和穩(wěn)定性,但需要進一步研究。Ares等分別使用CATA和RATA研究了四種樣品(牛奶甜點、切片面包、棒棒糖和酸奶標簽)的感官特性,以評估RATA的適用性,同樣地,Vidal等采用CATA和RATA評估了六種樣品(蘋果、花生米、灌裝菠蘿、覆盆子醬、水果蛋糕、柑橘粉末沖泡飲料)的感官特性。兩項研究為CATA或RATA的選擇提供了參考:當樣品間的感官特性差異取決于屬性列表上是否選擇屬性時,首選CATA;當感官特性取決于屬性強度的大小時,則首選R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