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黄片无马赛克在线观看_国产成人在线播放_国产综合A级片视频_亚洲va无码va亚洲

食品伙伴網(wǎng)服務號

甘薯的貯藏方法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fā)布日期:2007-02-12
一、適時無傷收獲
    甘薯收獲期的早晚與安全貯藏密切相關(guān)。收獲過早,氣溫尚高,收后不能下窖貯藏。收獲過晚,在田間受霜凍的甘薯易在貯藏中發(fā)生冷害。一般在氣溫降到15℃時便開始收獲,霜前要收獲完畢。
    甘薯皮薄而且脆,收獲和搬運時非常容易受損傷,這種損傷極易招致病菌侵染而導致腐爛。所以,甘薯貯藏前需要進行愈傷處理。
    愈傷處理的具體作法是:收獲后立即給予30~35℃、90%~95%相對濕度條件,并在這種條件下放置4~6天,這樣可使受破壞的表面保護結(jié)構(gòu)得以修復。愈傷處理應在甘薯收獲后立即進行,相隔時間越短效果越好,愈傷期間還要注意保證足夠的通風,防止C0_2的積累或缺氧,或產(chǎn)生凝結(jié)水。愈傷應在貯藏室或窖內(nèi)進行。愈傷一旦結(jié)束,即應改為正常貯藏的溫度、濕度條件,以后不再搬動,防止造成新的創(chuàng)傷。
    二、貯藏條件
    甘薯貯藏的適宜溫度為13~15℃,相對濕度為85%~90%。甘薯對低溫特別敏感,貯于13℃以下就會發(fā)生冷害。冷害的癥狀是甘薯內(nèi)部變質(zhì),呈褐色或黑色,蒸熟后有異味和硬心。
    三、貯藏方式與管理
    1.室內(nèi)貯藏  可選擇嚴密而溫暖的屋子,靠墻根四周圍砌一圈火道,搭一爐子用于加溫,在地面上砌一囤子,囤高1~1.5米,寬1.5~2米,長度根據(jù)屋子大小和貯藏量的多少而定。囤底和四周墊適量的豆葉,起防寒保溫作用。囤內(nèi)擺放甘薯,入囤時一定要輕拿輕放,避免損傷,剔除有病的甘薯。然后生火加溫進行愈傷處理,愈傷后要通過窗上的風斗降溫。以后隨著氣溫的下降封堵門窗,在甘薯上蓋6~9厘米厚的豆葉,天氣寒冷時,上邊再蓋一層草簾防寒,并適當生火加溫。
    2.井窖貯藏  選擇地勢高、土質(zhì)堅實、地下水位低的地方,向下挖一井筒,一般直徑1米左右,井筒深5~6米。井筒底部正中留一土臺,再從井底向兩側(cè)水平方向挖寬約1米,高約1.5米的洞,挖進約1米以后再往大擴展成為貯藏室。貯藏室的大小可根據(jù)貯藏量多少而定。高1.5米、寬1.5米、長2~3米的貯藏室,一般可貯甘薯1 500~2000千克。井窖口要比平地高出30厘米左右,以防雨水或雪水流入窖內(nèi)。貯藏室內(nèi)要墊10~15厘米厚的干沙,其上放置甘薯。甘薯只能裝七成滿,以便留出換氣的地方,否則會因濕、熱而加重腐爛。工作人員下井進行管理時,要注意防止井內(nèi)C02窒息。
    3.棚窖貯藏  一般挖寬約2米,長3~4米,深2米左右的地窖。如果地下水位過高,也可挖成半地下式,露出地面部分用土打墻。也有的挖成圓筒狀,直徑約2米。挖出的土墊在窖口四周,高出地面30厘米以上。窖口上架以木棍,然后再鋪約30厘米厚的秸稈,秸稈上面再覆0.5~0.8米厚的土。在窖的東南角留一出入口,供通風換氣使用。將甘薯由底向上逐塊堆積,在甘薯與窖壁之間要圍墊約10厘米厚的細軟草,避免甘薯與窖壁直接接觸。按近地表部位圍草應加厚一些。薯堆高約1~1.3米,上面約留1米的空間。
    貯藏初期采用自然通風的辦法散熱,但出入口一般要蓋上草簾。等到窖溫下降到13~15℃時,里面再蓋上10~15厘米厚的干豆葉或稻殼。窖底覆土要從窖邊四周向外1米遠的地方開始,不使窖邊土層凍結(jié)。在窖底縱橫方向挖三條寬和深各約20厘米的通氣溝,橫溝與縱溝等距離交叉,兩端沿窖壁通到薯堆的上面。通氣溝上稀排木條或秫秸,注意不要被薯塊堵塞。
    4.屋窖貯藏  屋窖的結(jié)構(gòu)與普遍房屋相似,但墻壁屋頂很厚,四周密封,窗戶打開,有加溫用的火道,可進行高溫愈傷處理。屋窖有大屋窖(貯1萬~5萬千克)和小屋窖兩種。小屋窖的窖體小,省工省料,適合農(nóng)戶貯藏用,一般每窖可貯1 500~3 000千克。
    小屋窖可利用舊屋的角落改建,也可以新建。一般長2~3米,寬2~2.3米。如修建半地下式,可向下挖0.7~1米再壘墻。若修建地上式,可自地面向上壘墻,墻厚0.7~1米,要壘成雙層墻,中間填土或填碎草。墻高約2米,南邊或東邊留門。屋頂起脊,瓦頂或草頂皆可,頂厚約0.5米,房檐要包嚴,不能裂縫透風。前后墻要留對口窗,室內(nèi)建回籠火道,室外在進火口處修建煤火灶。甘薯入窖前在窖內(nèi)鋪設秸稈或者其他干燥柔軟的襯墊物。薯堆中間每隔1米左右放一個通氣筒或高粱把。堆高1.3~1.5米,上留約0.5米空間,薯堆四周不可直接靠墻。
    高溫愈傷處理時,火要大,加溫要猛,使窖溫在1晝夜內(nèi)上升至32~35℃。薯堆上、中、下都要放置溫度計,每隔1~2小時檢查一次溫度,保持4~6天高溫。高溫處理后應打開窖口及對口窗,使窖溫迅速下降至15℃左右,即可進入正常貯藏管理。
    貯藏前期若窖溫過高,可在晴天開窗散熱,待窖溫穩(wěn)定在13℃時應注意保溫。以后隨氣溫下降加掛門簾,并堵死出氣口。天氣再冷時應生火加溫,并在薯堆上蓋草保溫。立春后天氣轉(zhuǎn)暖,在晴天可適當開窗通氣。貯藏期間要隔2~3天檢查一次窖溫,尤其應注意窖西北角下部易出現(xiàn)低濕。
 
分享:
 

 
 
推薦生產(chǎn)技術(shù)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432 second(s), 16 queries, Memory 0.8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