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制劑作為一種新型高效的飼料添加劑,可以提高畜禽生產性能和減少排泄物的 污染,同時也為開辟新的飼料資源、降低飼料生產成本提供了有效的途徑。本文 就飼料酶制劑在飼料配方中的應用技術作一介紹。
1.玉米豆粕型日糧中應用酶的技術
1.1玉米豆粕型日糧中添加酶可提高飼料的能量、蛋白質的利用率。大量研究證明, 飼料配方按照理想氨基酸平衡原理,可用豆粕等植物性蛋白質代替動物性蛋白質 ,保持畜禽正常的生產性能。但在玉米豆粕型日糧中存在抗營養(yǎng)因子問題,其中 主要是非淀粉粘多糖(NSP)、蛋白酶抑制因子、植物凝集素、植酸、果膠、抗原 蛋白等,這些抗營養(yǎng)因子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飼料的消化利用率。研究證明,飼料 中添加復合酶制劑可提高玉米豆粕型日糧的消化利用率。Siversides等(1999) 報道了巴西圣保羅和維克薩大學所作實驗,采用回腸消化率測定法,在玉米豆粕 型飼料添加酶制劑,結果提高了飼料的代謝能值(P<0.05)和粗蛋白質的消化率 (p<0.05)。
肉雞日糧中添加復合酶制劑后,圣保羅大學試驗中代謝能值提高2.5%,蛋白質消 化率提高3.6%;維克薩大學試驗兩者分別顯著提高2.2%和2.2%,差異顯著,玉米 在飼料中的用量一般在50%~70%,玉米的消化利用率與飼料的轉化率直接相關。 Noy等(1994)對4~21日齡的肉雞測定了玉米淀粉回腸消化率,僅為82%~89%,遠 低于公認的95%,氨的消化在小腸中亦不完全,4日齡消化率為78%,21日齡時為 92%,而添加淀粉酶等酶制劑后顯著提高了小腸中養(yǎng)分的消化率。Summers(2001 )報道,在玉米豆粕型日糧中添加復合酶制劑(淀粉酶、木聚糖酶和蛋白酶)后 ,能量利用率可提高2%~5%。因此添加酶制劑可提高養(yǎng)分在小腸中的消化吸收率, 同時提高了玉米豆粕型日糧中的表觀代謝能(AME)和蛋白質利用率,從而提高畜 禽的生產性能。
1.2添加飼料酶制劑可提高飼料轉化率,降低飼料成本,合理利用酶制劑可提高飼料 的消化利用率,降低飼料和養(yǎng)殖成本,提高經濟效益。國內外研究表明:飼料添 加酶制劑后,動物增重提高5%~15.2%,料肉比下降3%~8%,飼料轉化率提高3.5% ~10%,產蛋率提高5%~8%,采食量提高7%。蔣宗勇(1995)報道,仔豬飼料加入 0.1%溢多酶,平均日增重提高10.09%,料肉比下降9.3%! ×l(wèi)國(1998)在蛋雞 玉米豆粕型常規(guī)基礎日糧中添加0.1%復合酶,試驗組較對照組產蛋率提高8.7% (P<0.05),蛋重提高2%~3%,料蛋比降低9.4%(P<0.05)。
1.2.1直接在飼料中添加酶制劑。最簡單的方法是將酶制劑直接加入日糧中,無論從效 果還是從經濟角度考慮都是可行的。Pack等(1996)等報道了巴西農場對1~45日 齡肉雞所作的試驗,在玉米豆粕型日糧的粉料和顆粒中分別添加酶和不加酶,結 果表明,在粉料及顆粒料中,加酶試驗組與對照組相比,日增重顯著提高4%~5%, 料重比極顯著降低。
1.2.2加酶后可調整飼料配方,降低營養(yǎng)濃度,從而降低飼料成本。在飼料中應用復合 酶制劑,配方的能量和氨基酸可適當降低而不影響飼養(yǎng)效果。一項試驗結果根據(jù) 肉雞育雛生長育肥階段的營養(yǎng)水平,以不加酶組為標準對照糧,加酶試驗組日糧 能量降低2.3%~3.4%,結果不加酶的正常能量組和加酶的低能量組之間性能沒有明 顯差異(P<0.05),表明日糧中添加復合酶制劑,可降低日糧能量水平而不影響 肉雞的生產性能。Pack等(1996)報道,在肉雞玉米豆粕型日糧中,將試驗組日 糧的代謝能降低3%,蛋白質和氨基酸水平降低5%,前期能量和蛋白質分別為 12.75MJ/kg和22%,后期料為13.20MJ/kg和20%,影響動物的生長性能,但添加酶 制劑能補償因營養(yǎng)濃度降低而引起的肉雞生長減緩,提高了經濟效益。
1.2.3 用植物性原料替代動物性原料
Graham等(1995)報道,斷奶仔豬飼料中含有昂貴的魚粉及乳清粉,通過添加酶 制劑可降低魚粉及乳清粉用量,保持營養(yǎng)濃度不變不會影響斷奶仔豬生長。一項 試驗對照日糧含10%乳清粉和4%魚粉,試驗日糧含4%乳清粉和2%魚粉(減少6%乳清 粉和2%魚粉)添加豆粕和酶制劑,調整能量和氨基酸。結果試驗組仔豬的生產性 能有所改善(P<0.05),每千克增重較對照組成本降低11%,經濟效益顯著。
2.麥類基礎日糧中酶制劑的應用技術
我國飼料資源中玉米相對缺乏,而小麥、大麥、高粱等由于含有抗營養(yǎng)因子(阿 拉伯木聚糖和b-葡萄糖等)使飼料營養(yǎng)成分不能被充分消化吸收。而通過添加酶 制劑可提高這些原料的利用率達到減少玉米用量,降低飼料成本的目的。
2.1小麥日糧中應用酶制劑。小麥的主要抗營養(yǎng)因子是阿拉伯聚糖,添加復合酶(木 聚糖等)能降低阿拉伯木聚糖等非淀粉多糖,降低腸道粘度,提高小麥飼料利用 率。據(jù)John等(1997)報道,小麥添加酶制劑(主要含木聚糖酶)后其AME可提高 6%,代謝能與玉米相當,由于蛋白質消化率提高,氨基酸消化率可提高10%。小麥 日糧中添加酶制劑可改善飼料的效率外,由于添加酶后小麥的代謝能值有所提高 ,可以減少飼料中較為昂貴的油脂添加。Belyavin對此進行了驗證試驗,0~42日 齡肉雞日糧,試驗1組為小麥基礎糧;2組為小麥日糧+酶,3組為小麥日糧+代謝能 6%+酶,各組中賴氨酸和含硫氨基酸含量一致。表5表明,各組42日齡活重統(tǒng)計無 差異,2組飼料效率較1組顯著提高6.4%,3組與1組飼料效率差異不顯著但也提高 了2.9%(其中6%代謝能為增加小麥40kg/t,減少豆油用量)。
2.2大麥日糧中應用酶制劑。添加酶制劑可提高大麥的能量利用率。Graham等(1995 )報道,在肉雞大麥日糧中,添加b-葡萄糖酶后,大麥的表觀代謝能(AME)提高 10%,從而使其AME達到12.9MJ/kg。在豬大麥基礎日糧中添加b-葡萄糖酶后,大麥 的消化性能明顯提高6%,消化能達14.1MJ/kg。韓正康(2000)對在不同家禽生長 性能影響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添加酶制劑后肉雞、鴨、鵝生產性能顯著提高, 料肉比極顯著改善。
2.3 麥類基礎日糧替代玉米時應注意的問題。(1)玉米型日糧中的亞油酸、葉黃素等 一些功能性成分對畜禽的生長有一定作用。亞油酸(18:2w6)是必需脂肪酸中的 一種,在豬日糧中0.1%即可滿足豬的生長需要(NRC,1998)。小麥代替玉米在豬 飼料中應用時不會因亞油酸的不足影響豬的生長。而家禽對亞油酸的需要量較高 ,亞油酸通過影響蛋黃的重量而影響蛋的質量和蛋白質。一般家禽對亞油酸的需 要量1%,在家禽日糧中應用小麥、大麥時應考慮將亞油酸作為營養(yǎng)指標考慮,可 以通過添加植物油來解決亞油酸不足的問題。(2)葉黃素在玉米中含量最高,在 蛋黃和肉雞的著色方面起重要作用,而小麥日糧中葉黃素的含量很低。對白羽肉 雞,用小麥替代玉米改善肌肉和脂肪的色澤品質。對蛋雞,可考慮使用含葉黃素 豐富的原料及其其它玉米副產品彌補小麥、大麥葉黃素含量低的問題。
3.其它飼料類型中酶制劑的應用技術
大量的雜粕(棉籽粕、菜籽粕、葵籽粕、芝麻餅及花生餅等)常常在飼料中利用 。但由于這些原料本身含有較多的抗營養(yǎng)因子或對畜禽生長有害的成分,限制了 飼料中的用量,添加酶制劑可改善這種狀況。Stanley等(1996)對肉仔雞日糧中 不同棉籽水平添加酶制劑效果進行試驗,添加酶制劑7.5%、15%、30%的棉籽粕日 糧均顯著改善了肉雞飼料轉化率。Pack等(1996)報道,在肉雞高粱(65%)、豆 粕或高粱(62%)、豆粕、菜籽粕日糧中添加木聚糖酶等進行試驗(菜籽粕前期5% 、后期10%),結果表明,日糧中添加酶制劑提高了高糧日糧肉雞全期的增重和飼 料轉化率,高粱豆粕日糧組加酶后達到顯著水平(p<0.05)。表明酶制劑不僅可 應用于玉米豆粕型日糧中,而且對高粱菜籽粕日糧同樣有效(菜籽粕用量可達10% ),未影響動物的生產性能。
去殼葵籽粕含有38%左右的粗蛋白和13%粗纖維,蛋氨酸含量高而賴氨酸和蘇氨酸 含量低,因此在家禽日糧中以葵籽粕部分替代豆粕可改善飼料中氨基酸平衡。但 由于葵籽粕中含有較多的木聚糖和果膠等抗營養(yǎng)因子,因此氨基酸的消化率和能 量較低。Schang等(1998)在蛋雞日糧中進行了葵籽粕代替豆粕試驗,并設定加 酶的玉米葵籽粕日糧代謝能和氨基酸提高了7%。結果表明,兩組差異不顯著,證 明了添加酶制劑可以提高葵仔粕蛋白質、能量、氨基酸利用率(7%)在經濟效益 上是合算的,見表8。添加酶制劑提高了葵籽粕中營養(yǎng)物質的消化率,為配制蛋雞 日糧提供了較為經濟的替代原料。
綜上所述,為了提高飼料效率,減少飼料中抗營養(yǎng)因子對畜禽生產性能的不良影 響,除了在飼料加工方面采取新的技術外,在飼料配方設計時,可通過原料篩選 ,添加合成氨基酸和飼料酶制劑來提高飼料的利用率和畜禽生產性能。酶制劑的 選用應根據(jù)飼料原料的類型(即抗營養(yǎng)因子的種類和數(shù)量)、畜禽的種類、生長 階段合理使用,并考慮加酶后飼料比值、蛋白質和氨基酸的提高幅度,進行配方 優(yōu)化,設計加酶玉米豆粕型配方時,可直接添加酶以提高飼料的品質,可在原配 方基礎上降低能量2%~5%,必需氨基酸可降低5%~7%,對配方重新進行優(yōu)化。對于 小麥大麥豆粕型日糧,加酶后調整幅度為能量6%~10%,氨基酸消化率為10%,據(jù)此 計算成本較低的飼料配方。利用酶制劑可將棉籽粕、菜籽粕、葵籽粕等增大用量 添加于飼料中取代豆粕,為充分利用非常規(guī)原料,降低飼料成本,提高經濟效益 ,開辟了新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