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利用大棚飼養(yǎng)肉雞,具有投資少、見效快、效益高,雞舍環(huán)境易控制等優(yōu)點,是致富的好途徑。其主要管理技術(shù)如下:
一、大棚建造技術(shù)
建棚要選擇地勢平坦干燥、水電充足、交通便利、遠離村莊、無環(huán)境污染的地方。以東西走向為好,利于通風換氣和冬季采光保溫。一般長20-30米,高2-2.5米,寬8-10米,呈拱型或半拱型。建造長20米、寬10米、面積200平方米的大棚一般需要直徑4厘米竹桿和2厘米竹桿400根;塑料薄膜25公斤;直徑8厘米以上、長1.5米和2.5米水泥預制條20根,還需鐵絲和麥秸、油氈等。半永久性大棚兩端和背風面需用磚壘砌。組建前將場地平整并高出周圍地面15-20厘米。組建時首先將水泥預制條沿場地中軸線左右兩側(cè)各1.5米處,每隔2米埋立一根,左右對稱,高矮一致。其次,用粗細竹桿間隔30厘米為宜。然后上覆塑料薄膜,薄膜上面覆蓋15-20厘米厚麥秸,攤平輕輕壓實后,上層用油氈覆蓋。向陽面用塑料薄膜便于采光通風,冬季用草苫遮蓋以便保溫。棚頂上面每隔3米設一個直徑約50厘米的通氣孔。拱型棚四周塑料薄膜要適當延長,便于折壓密封大棚。為育雛方便可將棚隔離1/3-1/4做育雛室,用塑料薄膜與空閑區(qū)隔開。
二、育雛前準備
徹底清理雞舍內(nèi)的器具和塵埃。對泥土地面可除去表層舊土換上新土。飲水器、料槽需先用2%的火堿液浸泡消毒12小時以上,再用清水沖洗干凈,晾干備用。
雞棚地面干燥后用2.5%的火堿液對棚內(nèi)地面噴灑消毒。在干燥地面鋪上厚度不小于5厘米的干凈、干燥的墊料,如鍘短的稻草、麥秸(6-10厘米)、稻糠、花生殼等(后期可用干沙做墊料)。均勻排布好所有飲水、喂料器具。
將雞棚封嚴后用福爾馬林、高錳酸鉀熏蒸消毒48小時,消毒后開啟棚膜、門、通氣孔通風換氣。熏蒸方法:新雞舍每立方米空間用福爾馬林28毫升、高錳酸鉀14克、水14毫升;舊雞舍用福爾馬林40毫升、高錳酸鉀20克、水20毫升。先將高錳酸鉀溶入盛水的瓷盆中,再倒入福爾馬林。瓷盆周圍要將墊料清理干凈。注意不能用塑料盆,否則易引起火災。入雛前最少要有24小時以上的預熱過程,使育雛棚舍內(nèi)溫度保持在32-35℃。
三、大棚內(nèi)環(huán)境控制
1、溫度:肉雞的適宜溫度是:1-2日齡34-35℃,3-7日齡32-34℃,8-14日齡30-32℃,15-21日齡27-30℃,22-28日齡24-27℃。29-35日齡21-24℃,35日齡至出欄維持在21℃左右。棚內(nèi)溫度要求一般不能低于18℃。溫度是否合適,除觀察溫度計外,還可以通過觀察雞群的活動來判斷。當溫度合適時,肉雞表現(xiàn)活潑,分布均勻,食欲良好,飲水適當,睡眠時不擠堆,安靜,聽不到尖叫聲;溫度過高時,雞不好動,遠離熱源,張口喘氣,采食量減少,飲水量增加,往往出現(xiàn)拉稀現(xiàn)象。溫度長期偏高則生長發(fā)育緩慢,羽毛缺乏光澤;溫度過低,肉雞主動靠近熱源,發(fā)出尖叫,夜間睡眠時不安靜,易擠堆甚至出現(xiàn)壓死或憋死現(xiàn)象,應視不同情況靈活調(diào)整棚內(nèi)溫度。
2、通風:在保溫的同時,要注意通風,定時打開通氣孔進行通風換氣,降低舍內(nèi)塵埃、二氧化碳和氮氣等有害氣體的濃度,降低舍內(nèi)濕度、保持空氣新鮮,從而減少呼吸道及腸道疾病的發(fā)生。
3、濕度:肉用仔雞適宜的相對濕度是50-70%。一般10日齡前要求濕度達70%,這對促進雛雞腹內(nèi)卵黃的吸收和防止雛雞脫水有利。10日齡后相對濕度可保持在65%左右,這樣有利于棚內(nèi)保持干燥,防止因墊料潮濕而引發(fā)球蟲病。
4、光照:光照的目的是延長肉雞的采食時間,促進生長。一種光照時間安排是在整個飼養(yǎng)期每天23小時光照,1小時黑暗,但采用此法中后期肉雞死亡率增加。目前一般采用下列光照時間,既不影響肉雞生長又可提高成活率。即:1-2日齡24小時;3-42日齡16小時光照,8小時黑暗;43日齡后23小時光照,1小時黑暗。光照強度的原則要求由強變?nèi)酢?-7日齡應達到3.8瓦/平方米。8-42日齡為3.2瓦/平方米,42日齡以后為1.6瓦/平方米。前期光照強一些,有利于幫助雛雞熟悉環(huán)境,充分采食和飲水;后期強光照對肉雞有害,阻礙生長,弱光則可使雞群安靜,有利于生長發(fā)育。另外,為了使光照強度分布均勻,不要使用60瓦以上的燈泡,燈高2米,燈距2-3米為宜。
四、飼養(yǎng)技術(shù)要點
1、飼養(yǎng)密度:肉雞的飼養(yǎng)密度要根據(jù)不同的日齡、季節(jié)、氣溫、通風條件來決定。以下飼養(yǎng)密度(每平方米)可供參考:1-7日齡40只,8-14日齡30只,5-21日齡27只。22-28日齡21只,29-35日齡18只,36-42日齡14只,43-49日齡10-11只,50-56日齡9-10只。另外,冬季可適當提高肉雞飼養(yǎng)密度,利于棚內(nèi)溫度的提高。
2飲水:雛雞剛接入育雛棚時應先飲水后喂料。在3-5日齡內(nèi)最好飲溫開水,水溫與室溫一致,以后改飲涼水。除了投藥和防疫需要限水外,飲水供應不能間斷。飲水的質(zhì)量要求新鮮、清潔、衛(wèi)生。飲水器每天都要清洗和定期消毒。
3、喂料:剛進雛時飲水后2小時喂料。最初5-7日齡可將飼料撒在干凈的報紙、塑料布或飼養(yǎng)盤上讓雞采食,為節(jié)省飼料減少浪費,自4-5日齡起,應逐漸加設料桶,7-8日齡后全改用料桶。除第2周需要限飼外,其他時間自由采食。第2周實行限飼,喂九成飽可減少肉雞猝死癥的發(fā)生。飼喂次數(shù)應適宜,一般第1周每天喂8次,第2周每天喂7次,以后一直到出欄每天喂5-6次。一般每20-30只雞需要1個料桶。料桶邊緣應與肉雞的背部等高,每次加料不宜過多,可減少飼料的浪費和污染。0-3周齡用前期料,4-5周齡用中期料,6周齡至出欄用后期料。各階段之間在轉(zhuǎn)換飼料時,應逐漸過渡,有3-5天的適應期。若突然換料易使肉雞出現(xiàn)較大的應激反應,引起雞群發(fā)病。
4、疾病防疫程序:建議免疫程序:4-5日齡腎型雞傳染性油乳劑滅活苗每只雞0.25毫升肌肉注射。7-9日齡雞新城疫Ⅳ系苗+傳支H120二聯(lián)苗點眼、滴鼻各1次(或同時每只雞頸部皮下注射0.2毫升雞新城疫油乳劑滅活苗),14-16日齡法氏囊中毒苗1倍量飲水或法氏囊凍干弱毒苗雙倍量飲水,26-28日齡法氏囊中毒苗雙倍量飲水,31-33日齡雞新城疫Ⅳ苗雙倍量飲水(如7-9日齡已注射過新城疫苗可免此項)。
建議用藥程序:1日齡口服補液鹽、速補-14飲水;2-6日齡百病消飲水,每天2次,也可用慶大霉素4萬單位/升飲水;8-12日齡強力霉素粉0.005-0.01%飲水;15-17日齡氟哌酸純粉0.005%飲水;15日齡以后用多種抗球蟲藥(如馬杜拉霉素、氯苯胍、鹽霉素等)交替使用,用藥7天停5天;31-33日齡環(huán)丙殺星或恩諾殺星0.005%飲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