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后的氣溫隨著冷空氣的頻繁入侵而明顯降低,尤其是在晴朗無風的夜間或清晨,輻射散熱增多,地面和植株表面溫度迅速下降,當植株體溫降至0℃以下時,植株體內細胞會脫水結冰,遭受霜凍危害。我們通常把秋季第一次發(fā)生的霜凍稱為初霜凍,因為初霜凍總是在悄無聲息中就使作物受害,所以有農作物“秋季殺手”的稱號。溫度降得越低,霜凍的威力就越大,造成的損失也越嚴重。
霜凍對農作物的危害
霜凍能使作物受害,主要是由于0℃以下的低溫使作物細胞間隙的水形成了冰晶,并且冰晶不斷地吸收細胞的自由水使冰晶逐漸增大,這就使細胞內水分減少而導致細胞質脫水,使細胞質膠體物質發(fā)生凝固和細胞枯萎。在冰晶形成和增大的過程中,對細胞也產生機械壓力而導致機械損傷。如果霜凍較輕,農作物還沒有死亡,霜凍過后溫度逐漸上升,細胞慢慢解凍,還可以恢復生命活動。
玉米、大豆、棉花等秋收作物在成熟前對霜凍非常敏感。玉米如果在灌漿期遭受早霜凍,不僅影響品質,還會造成減產。當氣溫降至0℃時,玉米發(fā)生輕度霜凍,葉片最先受害。玉米灌漿的養(yǎng)料主要是葉片通過光合作用產生的,受凍后的葉片變得枯黃,影響植株的光合作用,產生的營養(yǎng)物質減少。由于養(yǎng)料減少,玉米灌漿緩慢,粒重降低。如果氣溫降至零下3℃,就會發(fā)生嚴重霜凍,除了大量葉片受害外,穗頸也會受凍死亡。這樣不僅嚴重影響玉米植株的光合作用,而且還切斷了莖稈向籽粒傳輸養(yǎng)料的通道,灌漿被迫停止,常常造成大幅減產。
初霜凍出現時,如果作物已經成熟收獲,即使再嚴重也不會造成損失,而我國北方地區(qū)常因初霜凍出現早,秋收作物還沒有完全成熟就遭受霜凍危害,造成大面積減產。
初霜凍發(fā)生在作物成熟前期,直接影響產量,受災后即使采取補救措施也很難挽回損失,所以在初霜凍危害較重的地區(qū),應該選用耐寒和早熟品種,合理調整播種期,加強田間管理,確保作物在霜凍來前充分成熟。
做好對初霜凍的防御工作
可用熏煙法、灌溉法、噴霧法、防護林法、覆蓋法等物理、化學方法增溫或減緩降溫速率;選用抗旱品種、早熟品種、適時播種、培養(yǎng)壯苗、改良土壤等農業(yè)方法來防御霜凍、減輕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