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皰瘡俗稱“黃水瘡”,是一種常見的急性化膿性皮膚病。具有接觸傳染和自體接種感染的特性,易在兒童中流行。病原菌主要為凝固梅陽性的金黃色葡萄球菌或乙型溶血性鏈球菌單獨或混合感染。夏、秋季節(jié)氣溫高、濕度大,皮膚浸漬等,都易使病菌侵入皮膚繁殖,為促發(fā)本病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
臨床表現(xiàn)
1.自覺瘙癢; 2.皮損初為丘疹或水皰,迅速變?yōu)橛醒仔约t暈的膿皰,散在分布; 3.好發(fā)于顏面、四肢等暴露部位。
診斷依據(jù)
1.流行于夏秋季節(jié),多見于兒童及幼兒,易傳染,病前常先有痱子、濕疹類瘙癢性皮膚; 2.好發(fā)于顏面、四肢等暴露部位; 3.皮損初為丘疹或水皰,迅速變?yōu)橛醒仔约t暈的膿皰,散在分布; 4.可伴有淋巴管炎,嚴(yán)重者可引起敗血癥或急性腎炎。
治療原則
1.注意皮膚衛(wèi)生及消毒衣被用具; 2.全身使用敏感抗菌素; 3.體質(zhì)弱者注意加強支持療法; 4.局部治療。
用藥原則
1.對單純膿皰瘡患者以口服或外用抗菌素為主; 2.對體質(zhì)虛弱的患者可加強支持治療,必要時可輸血漿或全血,或肌注免疫球蛋白。
輔助檢查
1.對單純膿皰患者檢查專案以檢查框限“A”為主; 2.對伴有高熱、全身中毒癥狀患者檢查專案可包括檢查框限“A”、“B”。
療效評價
1.治愈:膿皰消失; 2.好轉(zhuǎn):膿皰逐漸消失,無新發(fā)膿皰; 3.未愈:膿皰無消失并發(fā)新膿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