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性角膜炎近年來逐漸多見,可能與皮質(zhì)類固醇和廣譜抗生素的廣泛應用有關(guān),發(fā)病誘因多見于機體免疫功能失調(diào)或角膜外傷,尤其是植物性外傷。致病真菌為絲狀真菌和酵母菌等。該病起病緩慢,病程長,病情頑固,預后差,不典型病例易誤診。一旦確診,應立即抗真菌治療,嚴重病例應在藥物治療基礎(chǔ)上,行病源切除及結(jié)膜瓣遮蓋或角膜移植以搶救眼球。
臨床表現(xiàn)
1.嚴重的混合性充血,角膜潰瘍粗糙或乾燥感,基質(zhì)浸潤并可出現(xiàn)衛(wèi)星源; 2.濃稠的前房積膿; 3.與嚴重的角膜病變相比,主覺刺激癥狀相對輕微。
診斷依據(jù)
1.常有植物擦傷角膜等家業(yè)性外傷史; 2.角膜潰瘍發(fā)展緩慢頑固,抗生素治療無效或加重; 3.角膜潰瘍涂片?烧业秸婢z。
治療原則
1.抗真菌治療; 2.預防合并細菌感染; 3.充分散瞳; 4.手術(shù)治療。
用藥原則
抗真菌藥物全身應用毒性較大,一般采用局部用藥,輔以口服維生素類藥物,嚴重病例輔以全身抗真菌藥物。
輔助檢查
1.輕癥檢查專案以檢查框限“A”為主; 2.重癥或不典型病變檢查專案應包括“A”、“B”和“C”。
療效評價
1.治愈:潰瘍愈合、炎癥消退。 2.好轉(zhuǎn):潰瘍部分愈合,炎癥減輕。 3.未愈:角膜潰瘍無變化或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