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科學家W. Nernst對電極電勢產(chǎn)生機理作了較好的解釋。他認為:當把金屬插入其鹽溶液中時,金屬表面上的正離子受到極性水分子的作用,有變成溶劑化離子進入溶液而將電子留在金屬表面的傾向。金屬越活潑、溶液中正離子濃度越小,上述傾向就越大。與此同時,溶液中的金屬離子也有從溶液中沉積到金屬表面的傾向,溶液中的金屬離子濃度越大、金屬越不活潑,這種傾向就越大。當溶解與沉積這兩個相反過程的速率相等時,即達到動態(tài)平衡:
當金屬溶解傾向大于金屬離子沉積傾向時,則金屬表面帶負電層,靠近金屬表面附近處的溶液帶正電層,這樣便構(gòu)成“雙電層”。相反,若沉積傾向大于溶解傾向,則在金屬表面上形成正電荷層,金屬附近的溶液帶一層負電荷。
由于在溶解與沉積達到平衡時,形成了雙電層,從而產(chǎn)生了電勢差,這種電勢差叫電極的平衡電極電勢,也叫可逆電極電勢。金屬的活潑性不同,其電極電勢也不同,因此,可以用電極電勢來衡量金屬失電子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