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產(chǎn)類原料加工的一般方法
對于水產(chǎn)物,在切配與烹調(diào)以前,首先要去鱗、除鰓洗凈。具體的步驟,依品種與使用方法而異,一般而言先去鱗、鰭、鰓后摘除內(nèi)臟。
(1)去鱗、鰭、鰓
首先除去魚之鱗、鰭、鰓,用刀反方向刮去鱗,用剪刀或菜刀切除鰭,用手挖去鰓,但鰣魚、鰳魚的鱗因富含脂肪、味道鮮美,故只除鰓,不必去鱗。鯽魚鰭較軟也可不切除。
鱖魚(桂魚)、鱸魚、黃魚的背鰭非常銳利,須在去鱗前用剪刀剪去(刺在手上容易感染細菌導致發(fā)炎).黃魚須將頭皮撕去。
(2)摘除內(nèi)臟
內(nèi)臟的摘除通常使用下面兩種方法:
1、剖腹摘取。用一般材料都采用此法。在肛門與腹部間,用菜刀沿著腹皮剖開一直線,取出內(nèi)臟。
2、為保持魚體的完整的姿態(tài)?稍诟亻T正中處用菜刀輕輕做橫向切開,將腸剪斷,用兩根細竹棒(或用竹筷),以鰓插入腹部,卷起內(nèi)臟。取出內(nèi)臟時勿弄破苦膽(一般海水魚不具苦膽),否則魚味會變苦,例如青魚、草魚等在冬季腹部會鼓起,故須從腹部切開到尾鰭處。夏季則從尾鰭部切開到腹鰭部,如此可避免弄破苦膽。魚的腹部有一層黑膜,具有強烈的腥臭,故須去除。有些魚的內(nèi)臟可以入饌,如青魚的肝、腸等,不能丟棄。
(3)退沙
指鱉魚皮有沙粒狀的硬質(zhì)部分,需要先用熱水煮沸;然后用稻草來磨擦。除去粗皮后再去鰓,最后摘除內(nèi)臟。
(4)剝皮
對于板魚、象皮色等首先應(yīng)剝?nèi)ネ馄ぃ俟稳グ弭~細小的白鱗后,去頭,除去內(nèi)臟。
(5)泡燙
黃鱗、彈涂魚因無鱗,故先用熱水燙后宰殺,除去白粘液后剖開,除去魚骨。
(6)宰殺
對于有甲骨殼如甲魚等,先切去頭部,放去血后浸放70℃左右熱水中,刮去白衣,剖開腹殼,除去腸和黃油。
(7)擠捏
去蝦殼的方法,一手抓住蝦頭,另一手抓住蝦尾,將蝦身向背部一扭,蝦身便立即從殼脫落。脫落出來的蝦仁,不帶蝦須。但對于大蝦應(yīng)用剝殼的方法,速度雖不如擠捏法,但可保持完整的形狀。
在水產(chǎn)品加工中,應(yīng)充分利用各部分原料及廢棄物材料。例如可從黃魚腹中的魚鰾制成魚肚。青魚的肝臟、腸、墨魚穗、墨色蛋等均可成為重要的土產(chǎn)材料?橍~骨及頭部均可煮湯,切勿隨便丟棄。
2·水產(chǎn)類原料粗加工實例
(1)鱸魚
為了保證鱸魚的肉質(zhì)潔白,宰殺時應(yīng)把鱸魚的鰓夾骨斬斷,倒吊放血,待血污流盡后,放在砧板上,從魚尾部跟著脊骨逆刀上,剖斷胸骨,將鱸魚分成軟、硬兩邊,取出內(nèi)臟,洗凈血污即可(起鱸魚球用).
(2)青魚
右手握刀,左手按住魚的頭部,刀從尾部向頭部用力刮去鱗片,然后用右手大拇指和食指將魚鰓挖出,用剪刀從青魚的口部至臍眼處剖開腹部,挖出內(nèi)臟,用水沖洗干凈,腹部的黑膜用刀刮一刮,再沖洗干凈。
(3)鰣魚
鰣魚鱗下脂肪豐富,為保存其營養(yǎng)成分,一般不需去鱗。只是在魚的口部向腹部剖開,用手挖出內(nèi)臟、魚鰓和脊骨處的瘀血,然后用清水反復地沖洗干凈。
(4)河鰻
用左手中指關(guān)節(jié)用力勾住河鰻,然后,右手用刀先在魚的喉部和肛門處各割一刀,再用方竹筷插入喉部刀口內(nèi),用力卷出內(nèi)臟;用手挖出魚鰓,將河鰻放大盆內(nèi),倒入沸水浸泡,待粘液凝固,即用干揩布或小刀將魚的銀鱗除凈,然后,用清水反復沖洗幾次。
(5)比目魚
比目魚的表面外皮粗糙,顏色灰暗,極不美觀, 不僅影響菜肴的質(zhì)量,而且還會引起食物中毒。去皮方法是:先用刀在魚的頭部劃一刀口,在手指上沾一點鹽,放在頭部刀口處用力擦,魚皮上翻,即用手剝?nèi)ネ馄,接著,用同樣的方法去掉另一面魚皮。然后將魚鰓挖掉,用刀剖開魚腹,去除內(nèi)臟,洗滌干凈。
(6)墨魚
將墨魚浸泡在水盆里,雙手的大拇指和食指用力擠壓眼球,使黑水迸出,然后,有手用力拉下魚頭,抽出背骨,沿著背脊處將魚撕開,挖出內(nèi)臟,撕去魚肉上的黑皮、黑衣,再用清水重復洗幾次,洗去黑水即可。
(7)黃鱔
黃鱔可做多種菜,它的宰殺加工也有多種方法:
鱔背加工。用右手的中指關(guān)節(jié)勾住黃鱔離頭部15厘米左右處,然后將黃繕用力往砧墩上摔,猛擊黃鱔的頭部,等黃鱔無力掙扎時,左手捏住黃鱔的頭,有手持剪刀在喉部橫剪一刀,將剪刀插入,由喉部向尾部推進,直到肛門為止,用手拉出內(nèi)臟。隨后,仍以左手捏住魚頭,右手將剪刀插入背骨右側(cè)或左側(cè),緊貼著脊椎骨向尾部推去。再用剪刀剪斷脊椎骨,然后用反刀批的刀法(即有手持刀,刀背向里,刀刃向外,推進原料,將原料批斷),批去全部脊椎骨。為了保持鱔背的脆性,一般不用水沖洗鱔背,而是用干凈的揩布,來回擦干凈鱔背的血跡和粘液。
鱔段加工。用右手的中指關(guān)節(jié)勾住黃鱔離頭部15厘米左右處,然后將黃鱔往砧墩上摔,猛擊黃鱔的頭部,等黃鱔無力掙扎時,左手捏住黃鱔的頭,右手持剪刀在喉部插入,向尾部推去,直到肛門為止,用刀拉出內(nèi)臟,隨后放入水盆,邊沖邊洗,直到黃鱔無血跡、無粘液,瀝干水份,就可用直刀斬的刀法斬成段狀。
鱔筒加工。用右手的中指關(guān)節(jié)勾住黃鱔離頭部15厘米左右處,然后將黃鱔用力往砧墩上摔,猛擊黃鱔的頭部,等黃鱔無力掙扎時,左手捏住魚頭,右手持剪刀,先在喉部橫剪一刀,剪斷血管。隨后,將兩只方竹筷插入刀口內(nèi),用力卷出內(nèi)臟。將水沖大刀口內(nèi),再倒過來,直到內(nèi)部瘀血排干凈,將黃繕表面的粘液也沖洗干凈, 截切段即可。
鱔絲加工。將小黃鱔放入沸水鍋內(nèi),加蓋泡燙,等黃鱔張口、 身體變形時,加入小量食鹽和米醋,用木棒攪拌均勻,浸泡至白涎脫落,即可撈出,放入水盆里,用清水沖洗去白涎,即可撈出劃鱔絲。劃鱔絲的工具叫劃刀,一般可用毛竹片、有機玻璃、銅片、鋼鋸條、塑料等材料制作。劃刀的長度為20厘米,寬度為1·5厘米,厚度為0·3一0·5厘米,刀刃部的斜度為45度。
鱔絲根據(jù)成形的方法和形態(tài)分為單背和雙背。
所謂單背鱔絲, 就是將黃鱔背的兩面肉劃成中間不連、兩片分離的形狀。具體加工 方法:是將黃鱔頭向左,腹部朝里,放在臺板上,左手捏住黃繕頭, 在頸骨處用大拇指緊掐至骨,開一個缺口,右手持劃刀,豎直插入缺口,直至刀尖碰到臺板,這時用右手大拇指和食指捏住劃刀,右手的后三指扶牢黃鱔背,刀刃緊貼著脊骨,刀刃碰到臺板,一直向尾部劃去,這樣一條黃繕的腹部肉就劃下來了。再將黃鱔翻身,背部向下,劃刀緊貼著脊背插入,刀刃碰到臺板,用上述的方法,劃下二條背肉,這樣單背鱔絲就劃好了。
所謂雙背,就是將黃鱔背兩側(cè)的肉劃成中間不斷、兩片相連的形狀。具體加工的方法:先用上述方法劃下一條腹部的肉,在劃背部肉時先不要將劃刀的刀刃碰到臺板,只是緊貼著脊骨將骨肉分離。劃第二刀時,將黃鱔翻轉(zhuǎn),背脊朝向自己的身體,同時,將刀刃貼到臺板,使黃鱔的脊骨與背肉分離,這樣,雙背繕絲就劃好了。將劃下的鱔絲,先拉去內(nèi)臟、瘀血,隨后用清水洗干凈。
(8)海蝦、河蝦的加工及拆肉。
用剪刀剪去海蝦、河蝦的蝦須和蝦腳,隨后放在水盆里沖洗,直到水清不混濁即可,這種加工方法一般用于制作油爆蝦、陳皮蝦、鹽水蝦、白灼蝦、熗蝦、醉蝦等。用于炒蝦仁的拆肉加工方法是:先用手摘去蝦頭,左手捏住背脊上部,右手的大拇指和食指捏住蝦的頸部背脊處,用力一擠,即可將整只蝦身的肉全部捏出。個體較大的蝦,可采用剝的方法:將蝦頭摘去,剝?nèi)ノr殼,取出蝦仁。將蝦仁漂洗去粘液,為了使蝦仁色白肉脆,可以放入食用蘇打粉(1千克蝦仁可放食用蘇打粉2·5克),也可放食鹽(1千克蝦仁可放食鹽20克).用力攪拌起粘,隨后再放入水盆里,用清水漂洗色白水清即可。
(9)蟹的加工。
蟹在加工之前,應(yīng)先放在水盆里,讓蟹來回爬動,使蟹蟄、蟹腳上的泥土脫落沉淀。死的海蟹也可以浸泡在水中,去掉砂子。過10分鐘后,用左手抓住蟹的背殼,右手用軟的細毛刷,邊刷邊洗,直到洗凈泥砂。海蟹可以將臍蓋打開,挖出白胰,潑水漂洗。如蒸河蟹,最好取紗繩一根,約50厘米長,先在左手小拇指繞2周,然后左手將蟹的蟄和腳按緊,紗繩先橫著蟹身繞2周,再順著蟹身繞2周,再將小拇指上繞的紗繩松開,在蟹的腹部打一個活結(jié),即可上籠蒸,這樣可避免蟹在加熱時爬動流黃、斷腳。如作醉蟹,只要將蟹逐只洗刷掉泥砂后,瀝干水分,投入已加入大曲酒的壇子內(nèi),讓蟹昏死,隨后倒入醉露。
拆蟹肉法:左手捉住河蟹,右手持細毛軟刷,洗去泥砂,隨后取紗繩一根,將河蟹捆扎起來(捆扎方法參見蟹的一般加工),然后放到鍋里蒸20分鐘取出,剪斷紗繩,扳下蟹殼、蟹腳、蟹蟄,用手挖去內(nèi)臟,剪開身體,先用牙簽剔下蟹殼內(nèi)的蟹黃。注意不要將砂袋混入。隨后再剔下蟹身的蟹肉,將蟄的小鉗扳斷,用剪刀剪開蟹,用牙簽將蟄肉剔下。蟹腳的下端天內(nèi);可先剪去,然后,用剪刀沿著蟹腳上端較扁的一側(cè)剪開,仍用牙簽剔下蟹腳的肉。也可用搟面杖或啤酒瓶推擠蟹腳,擠出肉。這樣蟹黃和蟹肉就剔干凈了。一般將蟹黃和蟹肉混放在一起,叫做蟹粉。所以習慣上將蟹的出肉加工,稱為拆蟹粉。蟹粉用途很廣,可單獨制成芙蓉蟹斗,也可作為配料,制成蟹粉豆腐、蟹粉白菜、蟹粉菜包、蟹粉鳳尾等等。
3·魚的拆骨分檔
魚的拆骨分生拆和熟拆兩種。熟拆是將魚煮熟或蒸熟后取出魚頭、魚骨、魚刺。這種方法較方便。生拆的方法是:先在魚腮蓋骨后切下魚頭,隨后將刀貼著脊骨向里批進,魚身肚朝外,背朝里,左手就抓住上半片魚肚。批下半片魚肚,魚翻身,刀仍貼脊骨運行,將另半片也批下,隨后魚皮朝下,肚朝左側(cè),斜刀將魚刺批去,如果要去皮,大魚可從魚肉中部下刀,切至魚皮處,刀口貼魚皮,刀身側(cè)斜向前推進,除去一半魚皮。接著手抓住魚皮,批下另一半魚肉。如果是小魚,可從尾部皮肉相連處進刀,手指甲按住魚皮斜刀向前推批去掉魚皮。
如果要做花色菜,如"八寶釀魚"、"口袋魚"等,則要取整魚剔骨法。方法是:使魚肚朝左、背朝右躺在砧上,刀貼魚背骨橫批進去,深及魚肚,批斷脊骨與肋骨相連處(勿傷皮).然后魚翻身,批開另一端脊骨與肉,在靠近頭部的脊骨斬斷或用手鋤斷,拉出脊骨,在魚尾處斬斷脊骨。隨后將魚腹朝下放在墩子上,翻開魚肉,使肋骨露出根端,將刀斜批進去,使肋骨脫離魚肉,將兩邊肋骨去掉后,即成頭、尾仍存,中段無骨,仍然保持魚形完整的脫骨魚了。
(1)魚頭 緊靠胸鰭后端,直線斬下。胸鰭要求留在魚的頭部。魚頭宜作紅燒頭尾、頭尾湯、沙鍋魚頭等。
(2)魚尾 緊靠臀鰭前端,直線斬下。臀鰭要求留在魚的尾部。魚尾宜作糟甩水、紅燒魚尾等。
(3)魚中段 以脊梁骨為準斬下,要求脊梁骨留在魚的中段肉中。宜作魚片、魚絲等。
(4)魚肚檔 以脊梁骨為準斬下,在肚膛中不留脊梁骨,實際上就是魚頭、魚尾、魚中段去掉后所留下的那部分。宜作紅燒肚檔、糟肚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