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移動式大棚種植青椒的特點
一是棚價低廉、建造簡單。一般建一個333平方米(0.5畝)的大棚(竹木結(jié)構(gòu))只需投資1500元,投工6-8個,并且一次投入,多年使用。二是移動種植、避免重茬。由于其可移動,有效避免了固定式大棚的連年重茬,減輕了病蟲害的發(fā)生。三是降低病蟲害、提高商品率。由于棚膜的遮蓋,有效預防了害蟲和病害傳播媒介的侵入以及降雨造成的土傳病害的傳播,降低了病蟲害的發(fā)生,極大地提高了青椒商品率。四是提高單位面積產(chǎn)量、延長產(chǎn)果期。與露地青椒相比,可提早一個月上市,延后一個月下市,單產(chǎn)提高30%左右,并保證了淡季高價位供應(yīng)市場。
二、移動式大棚種植青椒的技術(shù)要點
1、選擇良種。品種選擇是青椒栽培的一個重要因素,因此,一定要選擇產(chǎn)量高、抗病性強、商品性好的品種,如“屯椒9號”、“中椒4號”、“方興大椒”、“綠色椒王”等品種。
2、暖棚育苗。一般山西長治地區(qū)12月25日左右開始育苗。苗床生長期約85-90天。育苗前,首先應(yīng)對苗床土壤進行消毒處理,可噴灑五氯硝基苯或敵克松等藥劑,在對苗床土壤進行消毒處理的同時施入一定量的有機肥,如在床土下面撒一層3-5厘米厚未腐熟的牛馬糞,以利提高床土溫度。苗床(或營養(yǎng)缽)土壤攤鋪要做到細、平、實,播前澆足底墑水,播種時將經(jīng)催芽后的種子放入細篩,人工均勻撒播,播后再用細篩均勻覆土1-2厘米。一般棚溫要保持在20℃以上,出苗前,視其墑情,小水勤澆,待幼苗至4-5片真葉時,應(yīng)控水控肥,防止幼苗徒長。定植前一周(即3月15日左右)要逐漸揭膜放風煉苗,起苗前澆透水一次。
3、大棚定植。首先要選擇地塊平整、有澆水條件、能夠滿足大棚長度(45米)要求的地塊,每667平方米基肥施優(yōu)質(zhì)農(nóng)家肥1500公斤、硝酸磷肥80公斤、硫酸鉀20公斤或過磷酸鈣100公斤、碳酸氫氨100公斤、硫酸鉀20公斤,并用五氯硝基苯或敵克松等藥劑進行土壤消毒,用辛硫磷或苦參堿防治地下害蟲。整好土地后,在定植前6-7天起壟覆膜,壟寬60厘米、高20厘米,采用80厘米寬的地膜覆蓋,共起8壟,起壟覆蓋后及時建棚蓋膜,以利提高棚溫。進入3月下旬后進行定植,8壟共栽植14行(大棚兩側(cè)膜邊行不栽),大行距60厘米、小行距40厘米、株距33厘米,每穴單株,667平方米定植3800株。定植后,澆透水一次,以利緩苗。
4、田間管理。緩苗后,及時中耕松土并噴灑83增抗劑,預防病害,培育壯苗。進入4月中旬后,要注意觀察棚內(nèi)溫度,棚內(nèi)最適溫度為25-28℃,超過30℃進行放風,一般情況下,6月1日之前宜放腰風,進入高溫期后宜放底風。病毒病和疫病是青椒發(fā)病率最高的兩大病害,要每隔7-15天噴灑病毒A、代森錳鋅或甲基托布津等藥劑進行預防。進入坐果期后要及時追肥澆水,一般667平方米追尿素25公斤,澆水2-3次。
5、大棚建造。一般為竹木結(jié)構(gòu),一個大棚333平方米(過大抗風災(zāi)性能差)。棚寬7.5米、長45米、高1.8米,大棚中間用兩根2米長(地下20厘米)的木樁垂直支撐,兩側(cè)各用1.4米長(地下20厘米)的木樁斜向支撐,木樁打在壟中間,以便行走作業(yè),木樁頂部用8號鐵絲縱向拉緊固定,竹皮橫向固定在木樁上面,每隔3米遠打一行樁,樁與樁之間每隔0.75米在鐵絲上面均勻固定3根竹皮。棚頂覆蓋7米寬的薄膜至兩側(cè)腰部,兩側(cè)覆蓋2米寬的薄膜,下部埋入土中,上部與頂膜交叉覆蓋,以便放風使用。薄膜蓋好后,在竹皮中間用一道壓膜線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