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8月25日,茂汶縣迭溪發(fā)生7.5級地震。那日炎熱異常,突然霹靂一聲,天翻地覆,震耳欲聾。劇烈震動持續(xù)了一分鐘,地皮上到處出現(xiàn)大裂縫,忽開忽合,從中噴出黃色煙霧,直沖云霄。大震后,迭溪城毀滅。城東縫隙有個城隆廟,斷柱頹梁,為全城唯一的殘留建筑物,全城278間民房沒有一點殘跡可尋。地震造成的山崩,使岷江三處堵塞,成為三大“地震湖”。迭溪城對岸和龍池山上的龍池常年積水,風景秀麗,是迭溪八景之一,震后池水干涸。第三堰壩頂部厚約300米,高約100米,是三個堰最堅固、最龐大、蓄水最多的堰。三個堰使岷江斷流43天,江水逆流20多公里。地震后45天,即10月9日7時,堤壩潰決,洪峰到達120公里外的茂汶縣,直至距迭溪260公里的樂山縣。據(jù)灌縣水利研究會調(diào)查:全縣共死16O0余人,沖壞熟地4000余畝。當時的地質(zhì)學家常隆慶統(tǒng)計了迭溪地震的損失情況。迭溪周圍30里的山陵川澤,全部崩壞,方圓上百公里為重災區(qū),死6800多人。洪水潰決,又將灌縣以上村鎮(zhèn)沖沒大半,死人達2500多。地震造就的兩個大小“海子”保留至今,好像在叢山峻嶺中鑲嵌的藍寶石,成為游人的一大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