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通常,顆粒較大的谷粒、皮殼堅實的籽實類、餅粕類和干草、干葉等直接用于喂雞,不利于雞的消化吸收,應粉碎或磨碎后才能使用,但不能粉碎或磨碎過細。
豆類、薯類、谷實類(用于喂鴨)和動物性飼料(如蟛蜞、生魚屑等)經煮熟后,可增加適口性,易于消化,并能殺死有害病菌。但飼料蒸煮時間過長,蛋白質凝固不易消化,維生素受破壞,反而降低了營養(yǎng)價值。所以,是否蒸煮要看具體情況而定。
棉籽餅可在蓋上密閉鍋蓋的鍋內,蒸煮至棉籽餅變?yōu)樽丶t色,擠去水分,而達到去毒的目的。
菜籽餅可通過焙炒,飼料發(fā)出香味,以促進雞的食欲,同時飼料內潛藏的細菌、霉菌遭到殺滅。經焙炒的菜籽餅,黑芥素和白芥素被破壞,從而提高了菜籽餅的飼用價值。
谷實類飼料或顆粒配合料,在160-187℃的高溫空氣中,加熱1-2分鐘,讓谷物內部水分加熱到蒸發(fā)點,使谷物飼料膨脹,體積比原來增大30%-40%,然后壓碎喂雞。有試驗報道,膨化飼料飼喂雛雞可提高飼料利用率。
谷實飼料浸泡一夜后,在溫度20-27℃,光線較暗的地方發(fā)芽,可使淀粉糖化,蛋白質和可溶性B族維生素含量增加,適口性改善。據稱,冬季加喂發(fā)芽的大麥,可提高雞產蛋率10%-12%.有試驗報道,缺乏賴氨酸的普通高粱,在30℃環(huán)境下發(fā)芽3-4天,高梁的賴氨酸、蛋氨酸、色氨酸分別比發(fā)芽前提高2.2、1.8和5.7倍。
一般認為飼料經發(fā)酵后可以提高營養(yǎng)價值,但有試驗證明,發(fā)酵后的精料中有機物質損失了11%-25%.青菜、塊根、塊莖和瓜類飼料,喂前應切碎,便于雞采食和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