鈣是支持生命的重要元素,像吃鹽一樣,人一生中的各階段都要不斷地補鈣(鈣食品),但千萬別因此被拐進"死胡同".
俗話說"藥補不如食補",其實我們身邊含鈣量高的食品比比皆是。天然食物中牛奶每百克含鈣100~120毫克,每袋市售牛奶中含鈣約為240~280毫克,而且容易被人體吸收,被認為是最理想的鈣源。日本1995年的一項研究提示,牛奶對人類骨骼有"鎮(zhèn)靜"作用,可減低骨鈣丟失。如果一個兒童(兒童食品)每天喝500毫升奶,就可以補充600毫克鈣,再輔以含鈣豐富的蔬菜(蔬菜食品)、豆制品、面包等,基本上可以達到攝鈣標準。
豆類尤其是大豆制品中含有的植物性雌激素異黃酮對骨質疏松的防治有很好的作用。魚蝦蟹類,禽蛋肉類,榛子、花生、芝麻等干果,海帶、木耳、香菇(香菇食品)等均不失為鈣的良好來源。豆腐在點鹵過程中加入一些電解質,使蛋白沉淀,如南豆腐中加石膏即硫酸鈣,北豆腐加的鹵水即是含鎂的鹽,對骨質也是有益的。
作為鈣劑產品,廠家應該在說明中標示每個包裝(片、袋、丸、瓶)中鈣的含量,有些鈣劑每片(袋)含鈣量22~25毫克,這對于更年期(更年期食品)婦女或成人補鈣就不太適宜,因為若每天補充500毫克鈣,就需服用10~20片,這么大把地吃藥片一般人較難接受。對于說明中不標示鈣含量的產品最好不予選用。
有些鈣劑經過加工特別是鍛燒后,生成氧化鈣,堿性增大,服用后對食道及胃腸道會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引起嘔吐、胃疼等不良反應,一般最好不要選用。
天然來源的生物鈣如牡蠣殼等,來源于海洋。由于海洋污染問題,所以有報道這類鈣劑存在鉛鎘等元素污染。專家建議對這類產品應進行重金屬監(jiān)測,并在產品說明中加以標示。
鈣的補充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因此在鈣劑的選擇上要考慮價格性能比。專家特別指出,價格高的產品不一定質量好,吸收好。比較我國市場上的一些鈣劑的價格,按每天補充相同鈣量計算,不同鈣劑價格相差10倍甚至20倍之多。
專家建議,鈣劑的補充可分早晚各1次,或早中晚各1次,一般可在進食時補充。晚上睡前服用可防止夜間血鈣濃度下降引起的抽筋,而且對于改善睡眠(睡眠食品)質量也有較好的效果。貧血病人補鈣與補鐵的時間最好隔開,鈣對鐵的吸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同樣鐵(鐵食品)對鈣的吸收也不利。含磷的可樂飲料、酒精以及富含植酸、鞣酸的食物(如麥麩、菠菜等)會降低鈣的吸收。維生素C對鈣的吸收有一定促進作用,因此多食用富含維生素(維生素食品)C的水果(水果食品)或飲用橙汁等有利于鈣的吸收。維生素D不僅是鈣被機體吸收的載體,而且鈣只有在維生素D的作用下才能被骨骼利用。
在日常生活的細節(jié)中,要注意減少鈣的損耗:食物應保鮮貯存,牛奶加熱時不要攪拌以免鈣的流失;菜不宜切得過碎,炒菜要多加水,烹調時間不要太長;菠菜、茭白和韭菜等含草酸較多的蔬菜,應當先用熱水浸泡以溶去草酸。
過量補鈣不僅是一種浪費,對某些人也可能產生不良影響。在補鈣結合補維生素D時,應防止過量維生素D中毒。對絕大多數成人來說,補鈣量在每日2000毫克的范圍內是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