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鮮導致的腹瀉分三種:
“海鮮的特性有兩個,一是高蛋白,一是偏寒性。它的很多特點都是由這兩個特性帶來的。”陶琳說,“海鮮導致的腹瀉,通常包括三種情況,第一類是病毒、細菌感染造成的,第二類是由消化不良導致,第三類是由過敏引起。”
首先,蝦、蟹的殼中寄生著很多細菌,如果加工不充分,很容易造成細菌感染,引起腹瀉;其次,海鮮的蛋白質(zhì)含量高,很容易變質(zhì),稍有不新鮮,蛋白質(zhì)就會分解,產(chǎn)生毒素,食用以后,容易引起食物中毒,也會引起腹瀉;第三,因為海鮮本身偏寒性,脾胃虛寒的人,吃多了海鮮容易消化不良,導致腹瀉;第四,有一部分腹瀉是過敏的消化道表現(xiàn),過敏時,不僅皮膚會起疹子,消化道也會有反應,出現(xiàn)滲出、炎癥等癥狀。
“這幾種腹瀉,去檢查時,結果是不一樣的。由細菌感染導致的腹瀉,大便中會見到白細胞,而由消化不良引起的腹瀉,大便呈陰性。”
幾類人群不宜多吃海鮮:
首先,過敏體質(zhì)的人,應該盡量避免吃海鮮。海鮮的蛋白質(zhì)含量高,對人體來說,屬于異體蛋白,容易導致過敏。所以,過敏體質(zhì)的、有皮膚病的、哮喘的人群,都應該注意。
其次,脾胃虛弱、虛寒體質(zhì)的人,應該少吃,以免寒氣過重,引起消化問題。或者多吃一些熱性的東西,來糾偏反佐,起到平衡作用。
第三,孕婦、產(chǎn)后體虛的人、術后病人、偏胖的人,也不宜多吃。從營養(yǎng)的角度講,海鮮的蛋白質(zhì)含量高,而且是優(yōu)質(zhì)蛋白,適量補充是有益的。但是,由于海鮮本身容易變質(zhì)、偏寒性的特征,對這些人來講,多吃無益。而且,應該在正常進食主食、蔬菜的基礎上,保證基本熱量的攝入,再補充蛋白質(zhì)。否則,攝入的海鮮將首先為人體提供熱量,而不能達到我們希望的補充蛋白質(zhì)的目的。單位氨基酸供應的能量,跟糖是一樣的。但是消化吸收的過程卻遠比糖類復雜,需要肝臟各種酶的參與,排泄時還會增加腎臟負擔。所以,體弱需要靜養(yǎng)的人,不宜多吃。
最后,發(fā)熱、舌苔厚膩、身上長瘡的人,也最好不吃。從中醫(yī)角度講,海鮮是發(fā)物,同膻味、芳香的、揮發(fā)性的、熱性的東西一樣,不適合本身就體熱的人食用。
吃海鮮時要注意:
大多數(shù)情況下,吃海鮮不會導致腹瀉,但是為了避免特殊情況的出現(xiàn),陶琳強調(diào):
首先,一定要保證海鮮新鮮,并充分煮熟,避免出現(xiàn)細菌感染、食物中毒等情況。
第二,對于脾胃虛弱的人來說,姜醋汁、白酒、蘇葉、大蒜,都是不錯的佐料。醋可以去腥膻;姜屬溫性,能夠起到平衡寒性的作用,而且可以解魚蟹毒;蘇葉也有解魚蟹毒的功效;大蒜中的大蒜素,可以起到殺菌作用。
第三,吃海鮮時不要喝啤酒。
啤酒和海鮮發(fā)生反應,會使身體內(nèi)的尿酸含量迅速升高,對于本身就高尿酸的人來說,容易導致痛風發(fā)作,F(xiàn)在,很多三四十歲的中青年人,都有脂肪肝、高血脂、高尿酸等代謝疾病,與不良飲食習慣關系密切。
第四,不要與酸澀、寒性的水果同食。一些澀味比較重的水果,像柿子、石榴等,鞣酸含量比較高,和海鮮同食,容易引起消化不良;蛘咭鹞附Y石等疾病,甚至會有意外發(fā)生。另外,西瓜等水果,本身偏寒性,更是不宜與海鮮同食。
最后,吃海鮮時也要注意飲食平衡。一般情況,平時吃飯都是搭配了新鮮蔬菜、主食、肉類等一起吃,不知不覺中,就達到了寒熱平衡。但是,人們往往喜歡吃海鮮大餐,一頓飯中只吃海鮮,甚至主食都省略了,這樣非常不科學,也更容易導致腹瀉。
【相關閱讀】
海鮮與哪些食物同吃易誘發(fā)重疾?
夏日飲食注意:吃海鮮的八大禁忌
炎夏將至皮膚病人少吃海鮮
吃海鮮時為何不能喝啤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