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983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兩位生化博士安恩·李和羅伯特·蘭格在著名的美國《科學》雜志上發(fā)表文章稱,鯊魚軟骨(包括赫赫有名的"魚翅")中的角鯊烯對于癌細胞之血管生成具有阻斷作用,并證實可抑制癌細胞的生長。1993年,美國CBS電視臺"60分鐘"節(jié)目邀請《鯊魚不會得癌癥》的作者威廉·蘭斯博士,討論鯊魚軟骨可以抗癌的研究成果,數名癌癥晚期患者在節(jié)目中表示,服用鯊魚軟骨膠囊數周后感覺癥狀減輕。自此,鯊魚軟骨會抗癌的說法通過書籍、文章、網站和銷售商廣為流傳,創(chuàng)造了鯊魚軟骨產品一年銷售額超過5000萬美元的市場,其中最大的鯊魚軟骨制造商正是威廉博士的兒子。
其實,科學家在2000年就發(fā)現鯊魚也會得癌癥。2000年3月6日路透社的消息報道,美國科學家約翰·哈斯巴格在美國第91屆的美國抗癌學會年會上指出,鯊魚是會患癌癥的。哈斯巴格是任職于美國國家癌癥機構的學者,他發(fā)現了軟骨魚類所患的40種癌癥,其中有23種癌癥是來自于各種鯊魚,他推翻了以前關于鯊魚不長癌的說法,鯊魚其實還是會長癌,其中有些還是直接長在軟骨中,所以魚翅抗癌的學說頗令人懷疑。 1999年下半年,丹麥研究人員對17名乳腺癌晚期患者進行試驗。這些患者都對傳統(tǒng)的癌癥治療沒有反應。丹麥研究人員分給17名患者大劑量的鯊魚丸,每天服用24顆。3個月后,17名患者中有15人的癌癥繼續(xù)惡化。另一名患者起初出現好轉的跡象,但后來卻發(fā)現在腦部長了新的毒瘤。丹麥研究人員說,有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魚翅沒有治療癌癥的功效。他說,他不會推薦患者服用這種藥物,因為它的治癌功效值得懷疑,對腸胃產生副作用,而且還非常昂貴。
2000年12月,美國藥物及食品管理檢驗局對威廉父子的實驗室和制造廠提出訴訟,要求停止宣傳"鯊魚軟骨產品可以抗癌"這項未經證實的不實廣告。2001年6月,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裁定,禁止對魚翅產品任何不實宣傳,除非有相關科學證據證明。
近20年來,市場上的魚翅交易越來越火。每年有數百萬頭鯊魚慘遭宰割,甚至有些漁民捕獲鯊魚、砍掉魚翅后,再把血淋淋的鯊魚扔回海洋。2004年7月,在新的"國際自然保護聯合"的"瀕危物種名單"上,又新增加了至少10種鯊魚,其中包括大白鯊、新英格蘭刺鮫和墨西哥灣白吻鯊。鯊魚遭受大量捕殺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人們接受了魚翅可以抗癌的錯誤宣傳。
一些科學家認為,魚翅抗癌是"吃什么補什么"這種不科學的說法的一個新的翻版。退一步來說,就算鯊魚不會得人類所患的某種癌癥,也不能因此而斷定鯊魚制品能夠治療人類的癌癥。又比如說,貓和馬并不會得前列腺癌,那么吃了貓和馬的前列腺是否就能夠預防前列腺癌?研究表明這是不可能的。無論如何,鯊魚是會長癌的,企圖以吃昂貴鯊魚骨粉來抗癌的消費者要三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