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花科甘薯屬中的一個栽培種,學名Ipomoea batatas (Lam.)L.,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塊根植物。塊根味甜,富含淀粉,主要作糧食、飼料和蔬菜。
甘薯起源于墨西哥尤卡坦半島和委內瑞拉奧里諾科河口之間,主要包括中美洲和南美洲的部分國家和大小安的列斯群島。已有8000-10000年的歷史,16世紀中葉傳入中國。
1986年世界甘薯收獲面積為742.8萬公頃,總產量1098.99億噸,平均單產14794kg/ha.。種植面積以亞洲最大,占世界總面積的78.15%,中國種植面積最大,占世界總面積的60.89%。單產水平以亞洲最高,為17142kg/ha.,歐洲、南美洲次之,分別為10699kg/ha.及8843kg/ha.。
甘薯為根淺葉密,莖多匍匐生長,部分根可膨大成塊根的蔓生性作物。
分須根、柴根和塊根。莖多匍匐生長,莖長和粗細差異較大。短莖種分枝多,長莖種分枝少,莖粗一般4-8mm,有綠、綠帶紫、紫和褐色等。莖上有節(jié),單葉互生,葉有全緣、帶齒和深淺不同的缺刻。葉形有心臟形、掌狀形、戟形、三角形等,葉形變異較大,葉脈網(wǎng)狀,有綠、紫、淺紫等色。葉色有綠、褐綠、紫綠等。頂葉色有綠、褐紫等。葉柄長6-30cm,花冠合瓣,漏斗狀,似牽;,粉紅色,少數(shù)紫色和白色。雌雄同花。雌蕊1枚,頂端為1-3裂的近球形柱頭,著生于細長的花柱上,花柱下端連結子房。雄蕊 5枚,著生于花冠內側基部,環(huán)繞著雌蕊而排。頂端為花藥,高低不一,果褐色。子房二室,由假隔膜分為四室;種子1-4粒,球形、扁球形,褐色或黑色,千粒重20g左右,種皮堅硬有質。
為短日照植物,性喜溫暖,較適應干旱,對土壤的要求不嚴,溫度在16-35℃之間,溫度愈高塊根萌芽愈快,芽數(shù)愈多。是需水較多的作物,蒸騰系數(shù)在300-500之間。土壤水分以最大持水量的60-80%為宜。
甘薯為C4作物,喜光。結薯以300-350卡/cm2.·日的光照輻射量為宜。對日照長短反應敏感,每日8-10小時的短日照能促進甘薯開花。對土壤的要求不嚴,能適應的土壤pH值為4.2-8.3,以6.1-7.7為最適宜。在土層深厚、肥沃、結構疏松、透氣性好的沙壤土或壤土上則可獲得高產。甘薯對三要素的需求以鉀最多,氮次之,磷素較少。塊根以含淀粉為主,一般占鮮重的15-20%,其余依次為糖分、蛋白質、脂肪、纖維,以及鈣、磷、鐵等礦物質;含有包括人體必需的八種氨基酸在內的十多種氨基酸和多種維生素,尤以胡蘿卜素及抗壞血酸含量較豐富,鮮、干莖葉的粗蛋白質比稻草約高二倍。
中國已有記載的甘薯病害有30余種。為害比較嚴重的有甘薯黑斑病、甘薯根腐病、甘薯瘟病、甘薯莖線蟲病、甘薯軟腐病和病毒病等。局部發(fā)生且為害較重的有甘薯根結線蟲病、甘薯瘡痂病、甘薯蔓割病、甘薯鐮刀腐病和甘薯紫紋羽病等;為害較輕,或偶爾發(fā)生的,有甘薯黑痣病、甘薯爪哇黑腐病、甘薯擬黑斑病、甘薯炭腐病、甘薯干腐病、甘薯菌核病、甘薯白絹病、甘薯葉斑病、甘薯斑點病等。
蟲害主要有20余種。普遍而嚴重的有甘薯蟻象Cylas formicarius,甘薯長足象Alcidodes waltoni,甘薯葉甲Colasposoma dauricum,甘薯天蛾Herse convolvuli,甘薯麥蛾Brachmia macroscopa等。地下害蟲主要有蟋蟀、螻蛄、蠐螬、地老虎、金針蟲和沙潛五大類。對甘薯蟻象、甘薯葉甲及地下害蟲等可采用撒施毒土殺滅,毒草、毒餌誘殺或藥劑浸苗防治。對斜紋夜蛾、小地老虎等害蟲可利用黑光燈、糖醋毒液誘殺成蟲。薯田撒布白僵菌、綠僵葡萄糖、菌液,可使甘薯蟻象、甘薯葉甲罹病致死。利用薯田釋放螞蟻對防治甘薯蠹野螟有良好效果。